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显示:受到世界宏观经济萎靡、二级市场萧条等因素影响,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境外13个市场和境内3个市场上,2011年第三季度的全球IPO数量与融资额双双大幅下滑。从数量上看,本季度全球仅有128家企业上市,较上季度和2010年同期的179家和167家分别减少了51家和39家;融资额方面,全球总融资额为149.52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和2010年同期分别下滑了74.3%和67.8%,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17亿美元,远低于2011年上半年的平均融资额2.65亿美元。
全球IPO遭遇“滑铁卢”
本季度全球共有128家企业上市,较2010年同期的167家IPO减少了23.4%;全球总融资149.52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17亿美元。尽管市场环境不理想,但中国企业的表现仍相对稳定,上市数量和融资额继续领跑其他国家和地区企业,本季度共有82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上市,占全球IPO总量的64.1%;融资总额达到111.56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36亿美元。而非中国企业的表现可谓差强人意,融资额和上市数量均大幅下滑,平均融资额不足1.00亿美元,为过去的几个季度最低水平。由于受到美债危机、信用降级、IMF和美联储调低经济增长预期等因素的影响,本季度美国市场IPO空前萎靡,纽交所和NASDAQ上市数量合计仅为20家,较上季度减少超过50.0%。
2011年前三季度,受到境内市盈率下降、境外经济走低等因素影响,IPO数量和融资额持续下滑,第三季度中国企业IPO市场为2009年境内IPO重启、创业板开闸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本季度仅有82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上市,环比减少了20家,同比减少了29家,降幅均在20.0%左右;融资额111.56亿美元,环比和同比分别降低了32.7%和69.9%。
在市场的分布上,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十分清淡,16家海外上市的中国上市企业融资24.62亿美元,上市数量同比减少10家,融资额同比减少80.8%;境内IPO也呈下滑态势,共有66家中国企业境内上市,融资额为86.95亿美元,上市数量较2010年同期减少19家,融资额减少64.1%。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受重挫
2011年第三季度,由于欧债美债危机、“中概股”风波、“VIE结构”迷局接踵而至,中国企业的海外IPO出现明显下滑,尤其是在美国市场更是险些交出白卷。
2011年第三季度,欧洲债务危机阴霾未散,黄金、石油等商品价格跌宕起伏,美国的经济疲软则给予市场更大程度的打击,美国的就业率堪忧,2011年和2012年经济预期接连遭遇调低,市场对于未来全球经济走势普遍持谨慎态度。加之“VIE结构”尚未尘埃落定,互联网企业前景扑朔迷离,市场观望气氛浓烈,美国和中国香港等重要海外市场的市盈率和上市后表现均不乐观,因此很多有意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逐渐放慢了脚步。本季度共有16家中国企业在海外4个市场上市,合计融资24.62亿美元,处于两年来的市场低谷。
市场分布方面,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海外IPO上市地点比较集中。16家中国企业集中于香港主板、NASDAQ市场、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伦敦AIM市场上市,其中香港主板居功甚伟。具体来看,12家企业选择在香港主板上市,合计融资22.53亿美元,分别占本季度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总数的75.0%和融资总额的91.5%。
美国市场方面,继二季度人人、世纪佳缘等企业掀起上市小高潮之后,本季度美国IPO一落千丈。受到客观条件影响,多数市场参与者认为此时并非上市良机,仅有“土豆网”一家破冰,于8月28日在NASDAQ市场挂牌,但无奈开盘便即破发,首日下跌逾10.0%。纽约证券交易所本季度交出白卷。与美国市场相比,欧洲市场的表现相对抢眼,法兰克福交易所再添两支IPO,表现相对活跃,而“东方造船”本季度在伦敦AIM市场挂牌,但是由于其有意进行债务重组,因此本次IPO并未进行融资。
行业分布方面,2011年第三季度,连锁及零售、能源及矿产、房地产、纺织及服装和互联网五大行业的10家上市企业吸引到22.15亿美元融资,占海外总融资额的90.0%。内地最大卖场、掌握“欧尚”和“大润发”两家连锁超市的“高鑫零售”于2011年7月27日在香港主板挂牌交易,带来10.56亿美元的融资额,从而将连锁与零售行业推至融资额榜首;互联网行业凭借“土豆网”的1.74亿美元融资勉强跻身前五。(记者 苏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