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宁夏科协支持,宁夏品牌研究会联合中共泾源县委、泾源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科创中国·2024宁夏肉牛产业品牌发展学术交流活动在泾源县举办。固原市政府、自治区科协、固原市农业农村局和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红寺堡区、盐池县、同心县、海原县等县区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技术骨干、肉牛产业链科技工作者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是宁夏科协2024年产学研融合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宁夏品牌研究会商标品牌指导站重点活动之一,以“高质量品牌建设促进产业价值提升”为主题,搭建肉牛产业科技人才学术交流平台,为传统畜牧业向数字化现代畜牧业转变和县域公用品牌建设建言献策。
自治区科协二级巡视员赵文象指出,产业振兴需要科技和人才支撑,通过组织产学研融合活动,聚焦肉牛产业品牌建设和畜牧业转型,开展规模化养殖技术指导和特色产业品牌科技评价、科创中国数字平台资源落地应用、品牌学术交流、产业决策咨询等活动研究、推广、宣传宁夏品牌;通过提高品牌质量标准和创新意识,建立有宁夏特色的商标品牌价值评价体系,培育品牌管理科学规范、质量卓越和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不断促进宁夏商标品牌价值提升;通过加强与国际国内各类品牌组织和专家智库的交流合作,以各类学术活动和专项品牌策划,打造县域公用品牌,讲好品牌故事,助力宁夏肉牛产业继续升级,对我区肉牛养殖基地数字化转型和全产业链价值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宁夏坚持“优质+高端”双轮驱动,进一步调优种养结构、调大经营规模、调强加工能力、调长产业链条,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着力构建现代肉牛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到2027年,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270万头,实现全产业链产值620亿元。
据泾源县委书记王荣介绍,泾源县立足“生态泾源、绿色发展”定位,精耕细作肉牛特色产业发展,全力培育“泾源黄牛肉”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目前,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11.5万头,在全国开设“泾源黄牛肉”销售直营店、体验店106家,2024年前三季度畜牧业产值达2.62亿元,同比增长9.7%。肉牛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经过几年发展壮大,如今宁夏肉牛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肉牛繁育基地。进一步擦亮“宁夏牛肉”招牌,让宁夏肉牛产业更牛气,已成为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共同的课题。
“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和加速器,加强品牌建设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我们通过汇聚更多科技人才、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下沉基层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助力现代化肉牛产业建设和公用品牌发展,以促进企业和产业品牌价值有效提升。”宁夏品牌研究会秘书长闫政在致辞中说。
活动中,宁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中国动物疾病控制中心牛羊重大疫病净化评估认证专家吴心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客座教授、科技部国杰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友来,紧贴基层肉牛养殖和生态环境发展,就《规模肉牛场生物安全措施与疫病防控》《大农业观下宁夏肉牛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作了主题报告,讲解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与管理措施、主要疫病诊断与防治、全域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循环发展等内容,通过详尽的科学数据和生态发展案例为肉牛养殖和产业发展提出科学意见。
在发展策略专题版块,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品牌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品牌智造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郭占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农业研究院院长吴开华围绕《泾源县域公用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数字化提升现代肉牛产业链核心价值》主题,引入先进思想理念,提出泾源公用品牌建设的四大板块和传播系统工程、产品体系和品牌规划、智能装备在产业中的应用和高效供应链体系等建议,为肉牛产业品牌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传经送宝。
参会专家与有关部门、肉牛养殖与深加工企业代表围绕活动主题展开高端对话,发表观点、碰撞思维,交流肉牛产业发展需求,研讨县域品牌建设良策。
活动期间,宁夏品牌研究会还组织专家深入泾源县相关企业进行肉牛养殖技术指导、商标品牌和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服务,围绕提升泾源县特色产业和企业品牌形象和价值,为“源牛”等10家企业和单位开展了品牌达标科技评价服务,在会上颁发了证书。
本次产学研融合系列活动还搭建了牛肉产业数字化建设和区域品牌建设合作平台。在宁夏品牌研究会的积极对接推动下,泾源县人民政府与重庆赛迪益农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农业研究院、宁夏品牌研究会达成《泾源县肉牛产业数字化建设投资合作项目》,与宁夏蓝图品牌研究院达成《泾源县域公用品牌建设策划项目》,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会后还举办了泾源县肉牛产业品牌发展专家决策咨询研讨会,与会专家与泾源县相关部门交流研讨,碰撞思维理念,分享实践经验,为泾源县肉牛产业品牌发展献智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