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药“超低价中标”纠偏 因“超低价中标”备受争议的“安徽模式”悄悄放宽基药目录范围,增配基本药5000种,为非基本药物放行
从基本药物招标伊始,关于基层药品品种不足的声音就不绝于耳。近日有消息称基本药物的“大目录版”最早将在明年推出。但事实上,已有省份悄悄放宽基药目录范围。因“超低价中标”而惹来无数争议的“安徽模式”一向被认为是基本药物招标以及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一面旗帜,近日该省就悄悄下发了《安徽省中心卫生院增配药品目录(2011版)》,增配药品多达5478种,其中不少跨国药企品种进入增配药品目录上,“安徽模式”为高端药、外资药放行,意味着对此前广为诟病的“超低价中标”的一种纠正。
外资药进入增配目录
根据安徽省下发的《关于执行〈安徽省中心卫生院增配药品目录(2011版)〉的通知》,安徽全省中心卫生院自9月1日起执行《安徽中心卫生院增配药品目录(2011版)》。增配目录暂从《安徽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目录》中遴选。
羊城晚报记者从“大目录”中看到,增配药品多达5478种,远超安徽此前863个基本药物中标品规以及补充药品255种、523个品规。值得关注的是,增配目录中虽然有价格不足1元的药品,如徐州莱恩药业有限公司的肌苷注射液一支只要0.07元,但也有许多单价在几百元乃至上千元的药品,如辉瑞的利奈唑胺片(薄膜衣)(10片/瓶),价格为4012元;美国University of Iowa-College of Pharmacy生产的替莫唑胺胶囊,单价高达5224元。与基药目录不同的是,在“大目录”中,跨国药企品种纷纷进入,辉瑞、诺华、罗氏、阿斯利康、诺和诺德、默沙东、礼来、强生等大型跨国药企都出现在增配药品目录上。
这也就是说,“安徽模式”不仅为非基本药物放行,甚至还为高端药、外资药放行,允许非基药进入基层医疗机构。基药目录放宽,一下子有人欢喜有人忧。
“这对因为招标价格过低而无缘基药市场的药企来说无疑是个好事。”广东一家企业的老总颇为激动地对羊城晚报记者说。
“价低者得”模式自我纠偏
按照此前的“安徽模式”,“双信封”、量价挂钩、单一货源采购等一直是安徽基本药物招标的最大特点,其中,商务标“原则上以最低报价确定拟中标药品”,基本上就是最低价者得。企业投标价基本贴近成本甚至低于成本。
而此次增配目录最为引人关注的一点则是:“中心卫生院采购增配药品价格原则上不得高于最高限价,增配药品的最高限价为我省(安徽)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目前在用药品的中标价。”也就上说,不再是“价低者得”。
“由于《通知》已经写明了,与先前中标的同通用名且同厂家的药品及所有普通大输液不列入增配药品目录,这意味着之前中标的产品仍将维持低价。但对于增配药品品种,安徽省只要求不超过最高限价,显然,后者比前者的日子好过多了。”上述老总说,虽然《通知》仍要求中心卫生院须优先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在保证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不低于药品总采购金额70%的前提下,增配药品采购金额不得超过每月总采购金额的15%,“但仍然可以理解为是‘安徽模式’对此前广为诟病的‘超低价中标’、目录不够用等问题的一种纠正”。(记者 陆志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