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怎样折腾,你都不应该忘了“本” 一个“达芬奇家具”事件,让我们仿佛又回到“假洋鬼子品牌”时代—因为“达芬奇家具”可不是今天才发现的“现象”。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无论是之前的“欧典”、“澳优”还是“味千”事件都还提醒我们,“假洋鬼子品牌”不是什么新鲜和可惊讶的事情,关键我们要从中得到什么? 一个巴掌拍不响—“假洋鬼子”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呢? 其实,让我们简答做个分析,便会发现,一个“现象”的出现,远非单个力量促进的结果,这其中有我们的“当事人”—企业,也有“客体”—消费者,还有我们的“教练和裁判”—政府部门。 一、从企业的角度看。我都们知道,中国改革开放比西方世界晚了200年,中国的工业化革命远落后与发达国家,自然中国企业的发展、中国企业提供的产品远比国际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产品落后,所以人们自然地倾向于“洋品牌”—因为“洋品牌”代表了“安全”、“保险”、“可信”、“放心”,而从早期开始中国企业的产品就代表了“落后”、“土”和“不确定”。 二、从消费者角度看。有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崇洋媚外”的心理作怪的推动。比如在消费者印象中“电子电器产品是日本的好”,“汽车是德国的好”和“日用消费品是欧美的好”。但是,由于价格接受程度和信息不对称导致,我们的消费者在无法消费或无能力消费那些真“洋品牌”的时候,退而求其次,选择那些“假洋鬼子”。 三、从政府监管角度看。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监管力量,因为先前没有完全照搬的政策方针,在法制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或者监管不力,很多的时候,滞后于市场的世纪脚步。 “假洋鬼子品牌”现象,说穿了我们天天在说的那些“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趁着监管部门的漏洞和宽松,企业和消费者双方“你情我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结果。也是国内企业“不自信”和“不诚信”的结果,也是咱们消费者的“外国的月亮更远”的心理使然。 全方位立体化包装—“假洋鬼子”品牌策略有哪些? 其实,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迫于生存和发展压力,采取“假洋鬼子”品牌策略—因为这是一种“包装和伪装”策略,所以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一、“看起来像国际品牌”。 首先,从品牌名称上像“国际品牌 ”。就是一听名字就像肯定不是中国的东西一样,比如从什么“丹顿”啊、“保罗”啊什么的,或者找不到类似的就干脆以外国的“人名”、“地名”命名的,比如什么“佛洛依德”啊、”杰克丹尼“啊等; 或者、在品牌的标志、形象上看起来像外国品。比如在标识形象设计中频繁使用类似的“狮子”、“十字勋章”、“皇家”或“盾牌”等图案,彰显自己的“国外的、高贵的”出身; 二、“听起来像国际品牌”。 比如在宣传传播上,不断地强调品牌的国际出身、国外的生产基地、设计师和品牌渊源等等。为自己的“看起来像洋品牌”的品牌,编撰一些“听起来更像洋品牌”的“品牌传奇故事”或“品牌文化历史”,尽量让品牌更加有底蕴和丰满。 三、“感觉像国际品牌”。 在店面设计、营业人员培训及服务上,极力凸显自己的国际品牌概念,尽力让消费者和公众感觉出品牌的“洋出身“。 但是,之所以说,不用一棒打死“假洋品牌”,是因为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假洋鬼子”品牌,获得了阶段性成功或已经摆脱了“假洋鬼子”的“虚假光环”。 比如,服装行业的“美特斯邦威”或者化妆品行业的“卡姿兰”啊等等,他们刚开始的时候也比较符合“看起来”、“听起来”和“感觉”都想“洋品牌”,但是现在已经逐渐摆脱了“假洋品牌”印象,美特斯邦威更是成功上市,并通过不断创新已经成为行业翘楚。 无论怎样折腾,你都不应该忘了“本”—“假洋鬼子”品牌的“底线” 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讲,广泛意义上有两个层面的价值:一个是功能价值(也叫实用价值)—“衣服要遮体避寒”,“食品要健康美味充饥”;二是心理价值(也叫精神价值和虚拟价值)—“衣服要显得身份和档次”、“食品要体现生活品质和品位”。 所以,无论是“假洋鬼子”品牌、还是“真洋鬼子”品牌、还是“真中国品牌”,向消费者承诺和遵守的底线是“诚信”和“品质”。 “诚信”就是“不欺骗”、“不撒谎”,可以美化和升华你的形象或内涵—但是不能“胡编乱造、无中生有”—就像达芬奇说“自己全部进口”—达芬奇被摧毁可不是因为他叫达芬奇! “品质”就是百年同仁堂的“炮制虽难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品质就是“你可以是假洋鬼子”形象,但你得有“真洋鬼子”品牌—就像达芬奇“很多产品不合格”——达芬奇被摧毁可不是因为他叫达芬奇! 有人可能会说,奢侈品品牌不同,它的本质不是产品吧?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心理和虚荣心的—没错—在其产品不出现基础的毛病的情况下—如果某奢侈品品牌总是出现最基本的产品质量不好、服务体验不好的事情,你想这个品牌还能很好的生存发展吗? 所以,对于中国品牌来讲,中国品牌的成长壮大,或者说是更远的国际化,好要做好最基础的工作—就是产品和服务价值。就算“天堂在好“,吃不饱穿不暖也是不会去的。
|